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吴灵慧 薛佳音)“去新疆后悔一年,不去新疆后悔一辈子”,带着这份赤子之心,2024年9月,方子豪作为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他的支教生涯。这位曾获“全国钢铁行业优秀共青团员”的青年学子,用知识传递希望,用行动诠释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厚积成长的青春底色
本科期间,方子豪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学业上表现十分优异,多门课程达到满绩点。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连续两年担任团支部书记。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方子豪荣获“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方子豪不仅夯实了专业素养,更培养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这也为他日后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埋下了伏笔。
跨越四千公里的教育初心
去年9月,从武汉出发,跨越4000多公里,终于抵达美丽的新疆,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深感震撼与欣喜。新疆,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从浩瀚的戈壁滩到巍峨的雪山,从碧绿的草原到湛蓝的湖泊,每一处景色都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的广阔和多元。新疆的美丽和独特,让他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走遍中国、了解中国的决心。方子豪说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对新疆的热爱和向往,继续探索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感受更多的美好和奇迹!”
到达新疆后,方子豪担任了中职数学教师、机电24201班班主任及辅导员,直接负责两个班级70余名同学的教学,以及包联班级170余名同学的管理。为打破地域隔阂,方子豪与支教团成员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在“一程山路・伴你回家”的家访行动中,他们驱车数百公里,深入牧区毡房与农户庭院,建立起家校共育的立体网络;开展“大山外的朋友”书信计划,让边疆少年与内地青少年结对通信,在字里行间架起理解的桥梁;联合当地团委开展的“周末小课堂”,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用陪伴温暖成长之路。
用爱播种希望的田野
在支教的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方子豪用爱播种着知识与梦想的种子,而收获的则是无数个温馨而感人的瞬间。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在寒假结束后的返校日。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方子豪站在讲台前,期待着与学生再次相见。就在这时,他所带班级的一名南疆学生坐20多个小时火车辗转到校,为老师方子豪带来了家乡特产无花果。“老师,这是我家乡的特产,寒假时特别想您,就想带点东西来给您尝尝。”学生的话语简单而真挚,却像一股暖流涌进他的心田。他接过那包特产,手心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物品的重量,更是学生那份纯真的感激和深厚的师生情谊。行李箱里小心翼翼装着的,是学生对支教老师最朴实的心意,让这个来自湖北的小伙子湿了眼眶。“看到那个皱巴巴的袋子,里面装着满满的无花果,心里特别感动,也更坚定了要教好他们的决心”方子豪回忆道。
支教的日子里,他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更多。这份来自学生的心意,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爱继续播种希望的田野,让更多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茁壮成长,让爱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在磨砺中收获成长
八个月的支教生活,成为方子豪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历程,让他从青涩走向成熟。这段时光里,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与考验,但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他更加坚韧的内心和深邃的眼界。谈及支教感悟,他在日记里写道:“这里的孩子教会我,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灵魂。他们让我明白,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触碰,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是一种生命力的传递。”方子豪的支教故事,如同赛里木湖的涟漪,在天山南北荡漾开来。从长江之畔到西域边陲,这位青年教师以满腔热忱与坚定步伐丈量祖国大地,穿梭在多元文化的斑斓交织中,用无尽的爱心与辛勤的汗水,悉心培育着民族团结之花,使其在祖国的大花园里绽放出更加辉煌绚烂的光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内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祖国的深情誓言,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传递着爱与希望的圣火。他的故事,犹如一首激昂的青春赞歌,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筑牢团结的青春根基
方子豪认为,他的成长与蜕变离不开法学与经济学院的悉心培育。大一期间,他参演学院毕业晚会舞蹈节目《科大来相会》,与学院各民族同学密切合作,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萌生探索多元文化的想法。同时,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依托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辅导员工作室,以理论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打造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铁线银钩”特色育人模式,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系列活动。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法经学院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使方子豪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和使命,激发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意愿,并将这一理念深度融入支教工作中。